联系我们 / Contact

  • 山东东达聚合物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 话:0533-8299008
  • 手 机:13280657534 15564462387
  • 传 真:0533-8299009
  • 邮 箱:sddachina@163.com
  • 网 址:http://www.sdpamchina.com/
  •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发区工业园16号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

发布日期:2014-09-30 11:59:31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聚丙烯酰胺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水处理剂,而其排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形成潜在的威胁。 该研究在人工土壤条件下,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 响,旨在评价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大 于2000和164.01 mg/kg,聚丙烯酰胺比丙烯酰胺毒性低;在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暴露期内,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 无显著影响;而当丙烯酰胺浓度大于100 mg/kg时即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 胺均对蚯蚓的繁殖能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尸<0.05)。因此残留于污泥中的聚丙烯酰胺对环境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丙烯酰
胺(Acrylamide,简称AM)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统称。由 于其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目前仍是中国及国外用量最 大的水处理剂[1]。到2005年,PAM世界年总需求量为65 万t,且以每年10°%的速率递增,用在水处理领域的比例 为39°%[2]。到2007年,仅中国PAM生产总量从2000年 的10万t上升到了 49万t,而用在水处理领域的比例从 2005 的 9%增长到 25%[3]。
PAM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稳定、安全、无毒的。事 实上,进入环境中PAM在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的作用 下,最终会生成各种低聚物以及AM单体。已有的研究 表明,AM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和致癌作用[4],许多国家 都已建立了 AM的标准限值相关的规定[5-6]。因此,可以 推断PAM可能会对其所排放环境中的生物造成潜在的威 胁。目前,关于PAM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合成技术、新产 品开发和应用方面。虽然中国及国外关于PAM在进入环 境中的变化已有一些研究[7-8],但都集中在降解方式和降解机理方面,而关于PAM对土壤生物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几乎是空白。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逐步完善,污泥 产生量也在迅猛增长。就中国而言,预计到2010年,污 泥产量将达到2.85X107 t (含水率80%) [9],污泥处置已 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城市污泥蚯蚓生物转化技术 (Vermicomposting)因其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从20世纪 70年代就被研究并应用[1。-11],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 术可行性[12-13]以及技术应用过程中污泥的理化性质[14]及 其中的营养成分[15]、重金属[16]、有机污染物[17]、微生物[18] 等方面的变化,但是有关污泥中PAM对蚯蚓以及所排放 环境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前期的研究表明,污水处理过程 中所使用的PAM有60%〜70%残留到污泥中,其使用对 污泥的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19]。因此,本文采用人 工土壤培养方法,对PAM和AM对蚯蚓的存活、生长、 繁殖能力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效应进行研究,为评价 PAM在污泥蚯蚓堆肥处置过程中对蚯蚓的影响以及 PAM的潜在环境风险提供基础数据,进而为蚯蚓生物转 化技术的改进以及PAM安全使用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材料和方法
1.1受试蚯蚓及试剂
选用由北京龙威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赤子爱 胜蚓(Eiseniafetida),并在实验室用牛粪作为基质进行 培养。试验挑选3月龄以上,具有明显环带的健康蚯蚓, 体长5〜6 cm,体重0.25〜0.50 g。试验前蚯蚓需在人工 土中驯化至少24 h。
PAM由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颗粒状固 
体,固含量彡90.0%,丙烯酰胺含量彡0.05%,AM,白色
粉状晶体,化学纯,由山东宝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
1.2试验土壤
试验用人工土壤按照粒径<2.0 mm石英砂70°%,高 岭土 20°%,长度彡15 mm草炭土 1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 然后通过添加适当的碳酸钙将pH值调节为6.0士 0.5[20-21]。土壤最大持水率根据ISO标准程序进行测定[22], 将人工土在水中浸泡3 h然后再排干2 h测得人工土 的最大持水率为65% (w/w)。
1.3试验方法 1.3.1急性毒性试验
PAM和AM用蒸馏水溶解后,均匀拌入到500 g人 工土壤中,PAM的浓度分别为0、50、250、500、1000、 2 000 和 4 000 mg/kg,AM 的浓度分别为 0、25、100、200、 400和800 mg/kg,用蒸馆水调节土壤含水率到60°%(w/w)
左右。每一个处理设3个重复,同时设空白对照。
将准备好的人工土壤置于1 000 mL玻璃烧杯中,将 体长、体重大致相当、已经过驯化的10条蚯蚓放入烧杯 中人工土壤表面,任其自行钻入到土壤中。然后用塑料 薄膜封口,扎孔,以防止烧杯内的水分流失和蚯蚓逃逸。 然后将烧杯置于HPG-280H型人工气候箱内,在温度 (20±2)°C,相对湿度80%〜85%,光照/无光照时间比为 12 h/12 h光照强度5〜10 ^mol'm+s-1条件下进行培养。 试验期间,分别在第1、4、7、10和14 d将每个处理组 中所有试样中的蚯蚓从人工土壤中挑选出来,计数,清 洗干净后称体质量,同时根据情况适时进行水分补充。 1.3.2 亚急性毒性试验
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亚急性暴露试验。 PAM设定5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10、50、250和 500 mg/kg,AM设定6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1、5、25、 50、100 mg/kg。每一个处理设3个重复,同时设空白对 照。人工土壤的处理、蚯蚓的接种以及培养条件与急性 毒性试验完全相同,只是将暴露时间调整为70 d,而且 从第3〜6周,每周在土壤表面添加一次磨细的干牛粪, 添加标准为每条蚯蚓0.5 g[23]。每7 d将每个处理组中所 有试样中的蚯蚓从人工土壤中挑选出来,并对蚯蚓数及 其体重进行记录。6周后将蚯蚓成虫取出,将含蚓茧和蚯 蚓幼虫的人工土壤在相同的条件下再培养28 d,第70天 后用热熏法将幼虫分离出来并计数。
1.3.3死亡率、生长抑制率和繁殖能力的计算
蚯蚓的死亡率和生长抑制率根据每次观察时获取的 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而繁殖能力仅根据第70 d获取的蚯 蚓幼虫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试验过程中,头、尾部对用钝的探针等机械刺激无 反应的蚯蚓视为死亡,由于蚯蚓死亡后在土壤中会很快 溶解,因此在观察时蚯蚓减少的数量可认为是已经死亡, 根据蚯蚓死亡的数量计算蚯蚓的死亡率,并用概率回归 法来计算各试剂对蚯蚓的半致死浓度(LC50)。
将在不同观察时间获取到的蚯蚓平均体质量与其在 试验开始时的平均体质量进行比较,然后利用下列公式 计算其生长抑制率。
I =W^LX100%
w0
式中,/„是《浓度处理的蚯蚓生长抑制率,%; W0是试验 开始时蚯蚓的体质量,g; W,是第/天时蚯蚓的体质量,g。
试验期间,死亡了的蚯蚓是不能产茧的,如果在数 据分析时不考虑蚯蚓死亡这一因素,往往会导致因为蚯 蚓的死亡产生对蚯蚓繁殖能力数据分析的影响会高于试 剂本身毒性的影响。因此本试验中参与数据分析的蚯蚓 幼虫数是用总的蚯蚓幼虫数除以到第6周仍存活的蚯蚓 数来得到,这样计算可以避免因蚯蚓的死亡带来的对蚯 蚓幼虫数据分析的影响。
1.4数据分析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获取的死亡率数据基础上,采用 概率回归的方法计算PAM和AM的LC50。对于试验中 获取的其他数据,在满足正态分布(Shapiro-Wilks W-test) 和方差齐性(Levene’s test)的前提下,采用单因素方差 分析(ANOVA)来评价PAM和AM对蚯蚓生长和繁殖 能力的影响,如果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即 使在进行了必要的数据转换之后),则采用非参数检验 (Kruskal-Wallis H-test)来分析。同时采用最小差异显著 法(LSD)(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Z’和‘P’ 值(非参数检验)来分析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完成。
2结果与讨论
2.1 PAM和AM对蚯蚓存活的影响 2.1.1急性暴露对蚯蚓存活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LC»来评价急性暴露期内PAM和AM 对蚯蚓存活的影响。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PAM浓度在0〜2 000 mg/kg时,蚯 蚓的死亡率为0,但是当浓度达到4 000 mg/kg时,第1 d 的死亡率就达到100%,根据蚯蚓的死亡和人工土壤特征 分析,导致蚯蚓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中毒所致,而是由 于PAM浓度太高而致使人工土壤固结,从而使蚯蚓无法 活动和呼吸而致其死亡。由此说明PAM的LC»远大于 2 000 mg/kg。这与之前对白鼠的毒性试验研究结果完全 一致[24-25],即PAM没有显著的急性毒性。
对AM而言,不同暴露时间不同浓度处理中蚯蚓的 LC50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LC50范围值从164.01到 360.22 mg/kg,只有在对照处理中,整个暴露期内蚯蚓无 死亡,其他处理中蚯蚓都有不同程度的死亡,而且随着 AM浓度的增大,蚯蚓死亡率也在上升,存在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从LC50的置信区间来看,第1 d和第4 d没有 重叠,说明不同浓度AM在4 d暴露期内对蚯蚓的致死效 应差异非常显著,从第4、7、10、14 d的LC50数据来看, 置信区间重叠范围较大,而且从第7 d开始完全重叠大, 这就表明从第4 d开始,不同浓度AM在暴露期内对蚯蚓 的致死效应差异不大,从第7 d开始,不同浓度AM对蚯 蚓的致死效应没有差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AM对 
wagwa 24 和 48 h 的 LC50 为 173.21 和 89.59 mg/L[26],对白鼠14 d的口摄取的LC50是 177 mg/kg[25],同样证明AM是有毒的,而LC5。值之所以 不同,是由于试验方法和供试动物不同所致。
表1急性暴露期内不同暴露时间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 蚓的半致死浓度
Table 1 LC50 values calculated for Polyacrylamide and Acrylamide from various durations of acute exposure
2.2 PAM和AM对蚯蚓生长的影响 2.2.1急性暴露期对蚯蚓生长的影响
急性暴露期内,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PAM和AM下 的蚯蚓生长抑制率如图1所示。
暴露时间/d
1471014
 
 
 
 
 
AM
暴露—
时间/dLC50a(mg.kg-1)95%|b言区尸值 c
PAM
LC50a(mg-kg-1)
1360.22(286.50 〜 492.04)0.540>2000
4192.52(168.17〜
227.17)0.407>2000
7164.01(143.73〜 188.42)0.293>2000
10164.01(143.73〜 188.42)0.293>2000
14164.01(143.73〜0.293>2000
注:a. LC50是通过概率回归计算所得b.括弧内为LC50的95%置信区间; c.P值是通过卡方检验所得。
%/#=$常半#1
 
 
2.1.2亚急性暴露对蚯蚓存活的影响
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当PAM和AM剂 量分别为500和100 mg/kg时,42 d暴露期内,蚯蚓死亡 率仍然为0,其他所有处理的蚯蚓死亡率也均小于13%。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 这说明PAM和AM的亚急性LC50应远大于试验设置的 剂量,这就表明PAM和AM在亚急性暴露条件下内对蚯 蚓存活无显著影响(户>0.05)。
%/#展s^iH
 
暴露时间/d
b. AM对蚯蚓的生长抑制率影响
图1急性暴露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生长抑制率影
Fig.1 Growth inhibition rates in earthworms from acute exposure to Polyacrylamide and Acrylamide
表2亚急性暴露期内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不同处理中蚯蚓 死亡率
Table 2 Death rates of earthworms from sub-acute exposure to
Polyacrylamide and Acrylamide
试剂剂量/(mg_kg-1)死亡率(28 d)死亡率(42 d)
06.67±5.7710.00 士10.00
100.00 士 0.000.00士0.00
PAM5010.00±10.0013.33士5.77
2503.33士5.776.67士5.77
5000.00士0.000.00士0.00
06.67 士 5.7710.00 士10.00
16.67士5.7710.00 士10.00
53.33士5.776.67士5.77
AM250.00士0.003.33士5.77
500.00士0.006.67士11.54
1000.00士0.000.00士0.00
参考农药毒性标准,当化合物的LC50超过 1 000 mg/kg时,可认为对蚯蚓的存活无毒害作用[23]。根 据农药环境风险评价规程规定,当LC5〇< 1 mg/kg被认为 是高毒农药,当LC50在1〜10mg/kg被认为是中毒农药, 当LC5〇〉10 mg/kg时,被认为是低毒农药[27]。
结合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PAM是无 毒的,这与其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AM毒性较小, 浓度小于100 mg/kg时对蚯蚓的存活没有影响。
在暴露期内,PAM所有处理组中蚯蚓的生长抑制率 全部为负值,这就意味着在暴露期内蚯蚓的体质量是增 加的。在第1、4天,对照中蚯蚓的生长抑制率值高于其 他所有处理组,从第7天开始,对照中蚯蚓的生长抑制 率值比浓度为500、1 000和2 000 mg/kg处理中的低,而 比50、250 mg/kg处理组中的高。低浓度的PAM不仅对 蚯蚓的生长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反而对其生长有促进作 用,可能是因为PAM具有较好的保水性,改变了人工土 壤的物理特性,从而改善蚯蚓的生存环境。单因素方差 分析的结果表明,PAM对蚯蚓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数据 分析结果见表3,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Fischer’s LSD), 不同浓度水平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这就说明PAM对蚯 蚓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Hasegawa等人在对白鼠的毒性 试验中也发现同样的结果[25]。
在暴露期内,暴露于对照和浓度为25 mg/kg AM处 理中的蚯蚓的体质量有一定增加,而在浓度为100和 200 mg/kg AM处理中的蚯蚓的体质量是减少的。单因素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M对蚯蚓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数据 分析结果见表3。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Fischer’s LSD), 不同浓度水平之间,生长抑制率在第一天有显著差异, 暴露于浓度25〜200 mg/kg AM处理组中的要显著高于对 照组(户<0.05)。浓度为100和200 mg/kg AM处理组 之间在第4、7、10和14天暴露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_—n-
PAM/(mg-kg-)
在这些暴露时间内,暴露于100和200 mg/kg AM处理中
的蚯蚓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暴露于25 mg/kg处理组和对 照组,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而在25 mg/kg AM处理组中与对照组中蚯蚓的生长 抑制率没有显著差异。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不难推 断出AM的浓度和蚯蚓的生长抑制率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 系。与对照相比,当AM浓度大于100 mg/kg时对蚯蚓的 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当 AM< 150 mg/L不会影响草履虫(paramecium)的生长[28]。
表3急性暴露期内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体质量的影
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Analysis result of variance (ANOVA) for effect of Polyacrylamide and Acrylamide on earthworm
暴露时 间/d变量SSaDFbMScFdP
1PAM0.00750.0010.2700.921
AM0.05130.01719.0530.001
4PAM0.04350.0090.7710.589
AM0.15330.05112.2700.002
7PAM0.04350.0091.1400.392
AM0.15130.05012.9510.002
10PAM0.01950.0040.8110.564
AM0.10330.03414.1710.001
14PAM0.00950.0020.2700.921
AM0.16230.05421.3800.000
注:a. SS,差方和;b. DF,自由度;c.MS,均方差;d. F,F 值;e. P,概率。
2.2.2亚急性暴露期对蚯蚓生长的影响
图2展示的是在42 d亚急性暴露期内,PAM和AM 对蚯蚓的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在PAM暴露试验中,在第7、14天,对照组中的蚯 蚓生长抑制率比浓度10和50 mg/kg处理组中的高,而比 浓度250和500 mg/kg处理组中的低,这一点与急性毒性 试验结果完全一致。从第21天,PAM处理组中的蚯蚓生 长抑制率比对照组的要高,即PAM对蚯蚓生长产生一定 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水平之间对蚯蚓的生 长抑制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就说明,亚急 性暴露期内,PAM对蚯蚓生长发育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就AM的5个浓度处理组中蚯蚓的生长抑制率数据 来看,在整个暴露期内,所有处理组中蚯蚓的体质量都 是减少的,这可能是由于人工土壤中营养不足所导致的。 但相对于对照而言,从第7到35天,暴露于AM的处理 组中的蚯蚓生长抑制率要高。虽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AM对蚯蚓的生长抑制率无显著的影响,但是多重比较的 结果显示,从第14到35天,对照组和浓度为100 mg/kg 处理组之间的生长抑制率存在显著的差异(/<0.05)。 而暴露于其他浓度处理中的蚯蚓的生长抑制率与对照之 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在亚急性暴露期内,当AM 浓度大于100 mg/kg时,对蚯蚓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 Hasegawa等人的研究发现,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当AM的浓度达到 340 mg/kg,从第19天开始,对雄性白鼠的生长发育产生
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超过700 mg/kg,从试验的一开 始就显现出严重的生长抑制作用[25]。
 
 
 
b. AM对蚯蚓的生长抑制率影响
图2亚急性暴露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生长抑制率
影响
Fig.2 Growth inhibition rates of earthworms from sub-acute exposure to Polyacrylamide and Acrylamide
2.2.3 PAM和AM对蚯蚓繁殖能力的影响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通过蚯蚓幼虫总数除以到第6周存活下来的蚯蚓数 的平均值来分析PAM和AM在整个亚急性暴露期内对蚯 蚓的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亚急性暴露期内每条蚯蚓所产的蚯蚓幼虫数 Table 4 Number of juvenile per worm produced after 42 days exposure to Polyacrylamide and Acrylamide
AM/(mg-kg-1)
010502505000152550100
3.67 3.30 3.17 0.70 0.30 3.67 1.731.371.330.63 0.33
准 0.208 0.200 0.208 0.200 0.100 0.208 0.252 0.208 0.208 0.153 0.577
注:均值代表存活蚯蚓所产蚯蚓幼虫的平均值。
与死亡率和生长抑制率相比较而言,蚯蚓的繁殖能 力受PAM和AM的影响更敏感一些。在所有PAM和AM 处理组中,蚯蚓幼虫的产生量都比对照要低。随着PAM 和AM浓度的增加,幼虫数量明显减少。对照组中蚯蚓 生产幼虫的能力要明显高于PAM和AM处理组(户< 0.05),不同浓度PAM和AM处理之间,蚯蚓生产幼虫 的能力也显著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总之, 浓度很低的PAM和AM也会对蚯蚓的生产繁殖能力有显 著的影响。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之前相关研究的印证,丁 中海等人研究发现,AM对wagwa的繁殖能力有
一定的影响,产生影响的最小浓度为3.13 mg/L[26]。 Takigamia等人研究发现PAM可以直接导致5.的
DNA损伤,可能是由于PAM包含有的其他成分所致, 如低聚物、共聚物、单体或其他的附加产物[29]。
PAM和AM对蚯蚓的繁殖能力影响很大,AM毒性 效应大于PAM。PAM表现的生殖毒性到底是PAM本身 直接所致,还是其降解产生的单体AM或共聚物所致还 有待深入研究。PAM作为水处理剂大量使用并最终进入 到污泥中必然会在蚯蚓生物转化过程中,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对蚯蚓的存活、 生长、繁殖产生一定的毒性效应及其所排放环境具有潜 在风险,不过单一的人工土壤环境毕竟与复杂的污泥环 境不同,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还不能完全说明污泥中的 PAM对蚯蚓及其所排放环境的影响程度,还有待未来进 一步的研究。
3结论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测试表明,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 存活和生长没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对蚯蚓的半致死剂量 大于2 000 mg/kg。但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繁殖能力具有 显著影响。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较大,当浓度等于和 大于100 mg/kg时对存活和生长即表现出显著的毒性效 应,对蚯蚓的半致死剂量为164.01 mg/kg。残留于污泥中 的聚丙烯酰胺对蚯蚓及排放环境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本文推荐企业:山东东达聚合物有限公司(http://www.sdpamchina.com/),是专业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专业生产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东达聚合物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为海内外用户提供高技术,高性能,高质量的聚丙烯酰胺产品。专业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山东东达聚合物有限公司热忱欢迎国内外广大客户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