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高分子物质,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水 土保持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PAM能有效 降低农田径流中氮磷含量、COD、B0D、农药浓度及 有害微生物数量。在我国,PAM的应用集中 在内陆西北地区,且以水土保持为主,对影响水环 境质量的营养盐(尤其是磷素)的控制效应关注 不够。
紫色土占三峡库区耕地面积的78. 7%,且其中 绝大多数为坡耕地,水土和养分流失严重。由 于三峡水库“蓄清排浊”的特殊水库调度方式,将在 库区形成高差30m,面积约为600km2的大规模消 落带,消落区坡耕地土壤在周期性淹水-落干条件 下,磷素向水体的释放可能成为库区水体重要的磷 素内源。随着三峡库区面源污染形势日益严峻, PAM也逐渐开始应用于库区坡耕地,以达到减少农 田径流,控制氮、憐负荷的目的;而石灰石、石膏、沸石 及腐殖质_]都是常用的土壤改 良剂,在PAM实际应用中也较多地作为土壤强化剂 联用。当PAM应用于消落带时,PAM以及与上述几种强化剂联用对土壤磷的吸持特性及迁移释放的影响如何?目前尚未见报道。
PAM和强化剂导致 土壤吸附磷量减少,而吸附强度增大,因此在淹水 条件下,经PAM处理的土样表现出对磷素释放的抑 制。除此之外,还可能是PAM高分子链与土壤颗粒 间通过架桥吸附作用形成团粒化结构,降低了土壤 间隙水流动性,减少磷素迁移,尤其淹水初期 表现更明显。
另外,在本试验过程中观察到水土界面有白色 絮状薄膜形成,这可能是PAM的酰胺基与土壤阳离 子生成絮团,使得间隙水中因缺氧形成的被包裹其中,难以进人水体。而Pa4的生物有效磷 释放浓度和CK无差异,可能是因过多PAM分子链 在土壤中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加速了土壤间隙水 和上覆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抑制和促进作用相互平衡的结果。
干湿交替导致PAM作用减弱至几乎完全消失,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落干期排水,水土界面的PAM分 子随水排掉;而另一重要原因是落干期土壤暴露引起 的光解及土壤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因此,PAM 单独应用于控制消落区磷向水体的释放,除应控制适宜使用浓度外,应在落干后,再次淹水前分次施用。